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教研科研

教研科研

特种水产养殖与疾病防治------鳜鱼池塘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(二)

第二节  鳜鱼常见疾病的防治

 

一、白皮病

白皮病又称白尾病。此病也是因拉网转运和操作不慎擦伤鱼体细菌感染所致。

症状:鳜鱼发病时,开始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白点,而后迅速向前后蔓延扩大,乃至背鳍和臀鳍间的体表以至尾鳍处都出现白色。最后病鱼鱼头向下、尾鳍向上,不久便死亡。

流行:白皮病主要发生在鳜鱼夏花鱼种至大规格鱼种阶段。

预防:①拉网、转运、操作时动作要轻,要带水操作,避免擦伤和碰伤鱼体。②投喂饵料鱼要适口、充足,不要让鳜鱼时饱时饥。

治疗:①用1毫克/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。②用15毫克/升的五倍子全池泼洒。③用12.5毫克/升的金霉素溶液浸洗病鱼30分钟。④用25毫克/升的土霉素液浸洗病鱼30分钟。(图1-12)

 

图1-12 鳜鱼白皮病主要防治药物

、烂鳃病

症状:病鱼鳃丝腐烂发白,常附着污泥和黏液。严重时其鳃盖骨内表皮被腐蚀成一个透明小窗的区域,称为“开天窗”。病鱼离群独游上浮于水面,游动缓慢,体色变黑,头部乌黑。

流行:4~8月为发病期,夏季最为流行。

预防: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。发病期间定期用漂白粉挂篓,每篓装漂白粉100克。用5毫克/升的漂白粉在水温20~30时浸洗鱼种5~10分钟,用10毫克/升的漂白粉在水温15~20时浸洗鱼种15~20分钟。

治疗:用1毫克/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。用15~20毫克/升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。用2~4毫克/升的五倍子溶液全池泼洒。(图1-13)

 

图1-13 鳜鱼烂鳃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

 

三、车轮虫病

症状:车轮虫寄生在鳜鱼的皮肤或鳃部。病鱼体质消瘦,独游水面,时缓时急地转圈,行动迟缓,如不及时疗治,不久便会死亡。

流行:此病常见,对鳜鱼鱼苗与鱼种危害严重,尤以开口摄食后的仔鱼至3.3厘米的夏花鱼种阶段危害最大。5~8月最为流行。在小面积密养水体中的鳜鱼最易患这种病。

防治方法:①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(5:2)全池泼洒,使池水浓度达到0.7毫克/升,隔天泼洒1次,3次见效。在育苗的孵化环道中,采用停水施药30分钟后,再开阀门进水。如采用流水施药,则药物浓度提高到1.4毫克/升为好。用2%~3%食盐水浸泡病鱼20~30分钟,可杀灭车轮虫。用8毫克/升的硫酸铜浸泡病鱼20~30分钟,可杀灭车轮虫。用20毫克/升的新洁尔灭浸泡鱼体5~10分钟,每天1次,3次见效。(图1-14)

 

图1-14 鳜鱼车轮虫病症状及主要防治药物

总的来说,鳜鱼一旦生了病,治起来较困难,要“以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。每隔20天要用水质消毒剂对水质进行一次消毒。一旦发现鱼儿生病要及时隔离病鱼,立即找鱼医生诊断,对症下药,并对渔具进行消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