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党团工作

党团工作

生物工程系党支部观《十八洞村》电影观后体会

  为响应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《关于组织观看电影〈十八洞村〉的紧急通知》和州宣发电【2017】35号文件通知要求,我系党支部成员在学院党委的组织安排下于11月6日和11月8日两天观看了《十八洞村》电影。

  观影结束,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感触颇深。初看电影的题目以为电影是一部讲述十八洞村脱贫的纪录片,实则电影是以十八洞村为背景,讲述了一个特别的关于“精准扶贫”的故事。除了以“扶贫”为贯穿影片的主线外,不少党员同志也看到了影片中提及的创新、环保和对优秀民族传统的传承。

影片开始,将长镜头给了十八洞村的插了秧的大片梯田,随后又多次给了雄鸡以特写,故事中,坚持务农的男主人公杨英俊,因为孙女“小南瓜”患病,并且自己坚持在家守护农田,最后成了村里贫困户。而这些情况不正是世界地图上这只雄鸡,这个世界上的农业大国——中国面临的贫穷问题的形象缩写啊。“小南瓜”患病这事,将原本还算富足的杨英俊家拉向村里特困户,一向少言寡语的管理家庭固有财产的麻妹(杨妻)多次说了一句话:“她(小南瓜)是我们的根,我们要管他一辈子。她活50岁,我们就活100岁;她活100岁,我们就活150岁。”这不正是习总书记说的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不能少;共同富裕路上,一个不能掉队”的生动诠释啊。

  扶贫,并不只是“靠输血”,这种表面的物质支持只会让影片中杨英栏(杨懒)一类人在被评为特困户后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真正脱贫,要靠影片中基层干部小王那样为杨家找到“土地”、林场守护员“种老稻谷”、“回家开网店”等精神上的脱贫,以达到“自造血”,从而真正摘掉贫困这顶帽子。除了脱贫,影片中提及的矿渣,警告了我们要环境,破坏环境就会像杨懒那样得不偿失;对于“种老稻谷”、“开网店”等这类创新精神,导演也是大力提倡,有了创新,才会有影片中十八洞村后来的一片繁荣;而像片中多次提及的“苞谷酒”,这恰恰是一种优秀的传统:做事勤劳,待人热情,对困难不屈服。有了优秀的传承,才会不忘初心。

  《十八洞村》电影讲述的是十八洞村里杨家兄弟们普通的生活,真真实实的通过大银幕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,满满的正能量,这也让我们联想到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英雄,只是他们默默无闻。作为党员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也需要这样在自己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“贫穷”的这场硬仗需要更多同志投入其中,我们也始终坚信坚持我党的信念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也终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!

 

中共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支部委员会

2017年11月8日